8月10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廣東省鼓勵校外培訓領域采用先學后付收費模式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試行方案》),決定在廣東校外培訓領域鼓勵推廣先學后付收費模式,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何為先學后付?指的是同時滿足校外培訓機構的所有課程、項目均采用了先學后付模式,以及某個培訓項目的全部時間段之內,始終堅持上課在前、繳費在后(包括按次、按周期、按學期等)兩個條件。除此之外,均為預收費模式。
據調查,目前校外培訓領域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是“先付費、后上課”的模式,這種模式也是大城市培訓機構主要采用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校外培訓機構可以預收一筆大額資金,便于后續安排教學計劃,但不足之處是預收費金額較高,學生家長繳納費用后資金監管比較困難,一旦出現問題將嚴重損害學生家長的合法權益。另外一種是“先上課、后付費”模式,一些中小型培訓機構采用此類模式。
《試行方案》還指出,“先學后付”模式的支付方式,是由消費者或其授權的正規資質的網絡支付機構和銀行卡收單機構在上課之后直接向培訓機構支付培訓費用。從支付手段上,明確了先學后付是消費者面向機構,端對端直接支付。而不是打著先學后付的名義,變相采用“金融貸”、“信用貸”、預授權凍結資金等金融信貸的方式,誘導消費者與金融公司簽訂貸款協議,由金融公司提供資金代消費者向機構支付培訓費用。
有業內人士認為,“先學后付”或將掀起新時代背景下校外培訓機構改革的“新浪潮”,能有效避免預付款模式下教育培訓機構“卷款跑路”“退款失聯”等現象,破解消費者繳納費用后很難監管機構的資金運用,對于機構“資金鏈斷裂”難以預知的難題,將消費者從“被動方”變為“主動方”。
成都,作為全國“雙減”試點城市。今年來,成都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啟動“先學后付”改革試點,探索實施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先服務后付費”監管新模式。
在崇州大數據產業園,當地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的青島誠學信付科技有限公司在推行“先學后付”支付新模式的工作,已走在全國前列。
“早在2019年,誠學信付便率先探索了‘先學后付’模式,旨在打破傳統收費模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市場中預付費模式的弊端。”青島誠學信付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介紹稱,誠學信付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教育消費場景提供學費支付工具,讓教育消費者不用預先一次性支付學費,就能享受優質的培訓服務。
通過賦能教育機構支持“先學后付、邊學邊付、滿意付、效果付、就業付”等多種創新型解決方案,大大降低教育消費者對教育機構信任壁壘,實現教育機構業績增量,為機構在轉化、關單及引流上提供極強的助力。
據悉,經過四年的平穩運營,截止目前誠學信付已經成功為2000余家平臺機構和近40萬學員提供了專業性綜合服務,“先學后付”辦理量已突破22億。
“采取先學后付的收費模式,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記者在采訪時,多名專家一致認為,引入“先學后付”,教培市場中的低價惡性競爭弊端或將得到緩解,從源頭上促使“雙減”下的非學科類教培行業走向健康成長。